前幾天發小跟我聊天,女兒今年該上國中,不知道該讓孩子住宿還是走讀。
發小征詢我的意見,說起這個話題,其實沒有標準答案,主要是看學校環境和孩子性格。
之前我也跟一個國中老師聊過這個話題,當時那個國中老師說:建議是走讀,因為青春期的孩子學習是一方面,更多的則是成長中各種問題,這些問題都需要家長來引導和排解。
走讀和住宿要慎重選擇,主要看以下兩個方面。
看學校環境
昨天有個寶媽跟我聊天,言語里都是煩惱:我閨女今年初三,還剩一個多月就要中考了,偏偏成績下滑得厲害,最近一次模擬考試只考了四百多分,別說上市里一中了,可能勉強上個縣中了。
說到女兒成績下滑的經歷,寶媽說:原本成績挺好的,初一初二在全縣排名都很好,但是她們班班風不太好,幾乎整個班都有談戀愛的,一開始她只是看著,到了初二下半年升初三的那年,女兒也開始在手機上跟同學聊天談戀愛。
都怪我,當時我女兒的成績原本可以去市里上更好的私立學校,但是我嫌太遠,接送孩子麻煩,就讓孩子就近上了普通中學,總覺得孩子學習好,不在乎周圍環境,沒想到到底是影響了孩子的成績。
只能說遺憾,但是可惜無法重來,所以在決定孩子走讀和住宿時,要看校園環境和風氣,這是非常重要的,要麼為什麼學區房的價格會偏高呢?
古人云:物以類聚人以群分,說的也是這個道理。
尤其是上國中的孩子,說是叛逆期,但其實就是孩子覺得自己長大了,不是小學生了,像個小大人一樣了,就想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,而且這個階段的孩子自尊心特別強,別人做什麼,他也容易跟風。
所以如果校園風氣不好,總有早戀、打架的風氣,那麼孩子為了融入這個校園環境,他也會改變,好的環境會讓孩子變好,壞的風氣則會讓孩子變壞。
比如我兒子班新來的一個學生,他是因為過于調皮頑劣而被其他幼兒園勸退的,剛轉到班里的時候,他還是很調皮,總是跟同學打架,喜歡說臟話。
但老師會引導他:你要是想跟我小朋友好好玩兒,你得做出改變,不能說臟話,要跟小朋友好好玩兒。
以集體的力量影響他,不到半年的時間,這個孩子就變化了,不說臟話了,而且考試總考一百分。
所以這就是環境的力量,家長一定要重視,如果校園環境風氣都不是很好,哪怕麻煩一些,也盡量還是讓孩子走讀
。
看孩子的性格
有時候我真的不必急于把孩子推出去,有些孩子他就是慢,他就是比較黏著父母,我們可以給他更多耐心和時間。
孩子三歲前,他是完全屬于我們的,孩子上幼兒園和小學,他的晚上屬于我們,如果國中住宿,那麼他的國中時期周末才屬于我們,到了高中和大學,可能只有假期在屬于我們了。
所以如果孩子本身不愿意住宿,還不知道如何融入集體環境,那可以選擇讓孩子走讀。有個親戚,他女兒從去年開始厭學,到現在已經有半年多沒上過學了。
他女兒屬于那種心思比較敏感的人,特別在意別人的眼光和說法,因為去年升初二的時候,同學說她頭髮短難看,像個男孩子,就因為這一句話,她女兒就請假回家,然后一直拒絕上學。
如果孩子心思敏感,不知道怎麼跟同學相處,不知道如何融入集體,強行讓孩子住宿,孩子的內心是非常煎熬的,遇到一點小事兒就崩潰了,把自己封鎖起來。
當然了,我說的也都是個例,并不代表全部,但同時也具有參考意義。
孩子的人生只有一次,并且這個決定權通常還在父母的手中,大多數情況孩子只是聽從父母的安排,所以父母要用心,相比于孩子的成績,父母的省心,孩子的心理和身體健康才是第一位。
在國中開開學前,父母一定要提前考察好,結合學校環境結合孩子自身條件來決定走讀或者住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