糖尿病,這個疾病我們或多或少都聽說過,甚至身邊可能就有患者。它離我們實在太近了。糖尿病會導致血糖不穩定,引發各種身體異常。由于其普遍性,很多人對糖尿病已經司空見慣,再加上我們中國人一貫的思維「只要不太嚴重,就可以不用太在意」,然而糖尿病卻是一種致殘率和致死率極高的慢性病。
據相關研究顯示,中國人群中高血糖患者約占46.6%,這個數字實在令人震驚。那麼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存在高血糖的情況呢?
糖尿病足是一種什麼問題呢?
研究發現,許多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常常出現「爛腳」,這是首次提出糖尿病足的概念。糖尿病足是由下肢神經和血管病變引起的足部感染、潰瘍和深層組織損傷。
糖尿病足的危害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:截肢和巨額花費。糖尿病足的輕微臨床表現包括足部畸形、皮膚干燥、涼感、刺痛等癥狀,病情嚴重的患者可能需要進行截肢甚至直接威脅生命,而治療和康復過程也需要大量的經濟支出。
糖尿病的早期癥狀主要表現為神經異常感,例如皮膚干燥、行走時踩棉絮感、足趾麻木、刺痛和感覺不靈敏等。在早期出現這些癥狀時,應及時就醫,一旦出現足部破損,應立即到專業醫院進行消毒處理,以避免感染。
血糖升高,從腳部就可看出端倪嗎?
1. 腳部潰瘍
對于正常人來說,腳部傷口和潰瘍通常會迅速痊愈。最初的癥狀可能只是輕微的瘙癢,尤其是在潮濕的天氣下,很多人并不在意。
然而,糖尿病足的出現與人體內較高的血糖水平刺激血管異常有關。由于血糖水平的升高,傷口容易滋生細菌,同時也會對患者的神經功能造成損害,因此傷口很難在短時間內愈合。因此,這一癥狀需要引起注意,它相對于前面提到的兩個癥狀更為明顯。
2. 間歇性跛行
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偶爾會出現腳部麻痛的癥狀,稍作休息就能緩解。
許多高血糖患者認為這只是一個小問題,但不能忽視高血糖對患者足部神經和組織的損傷。因此,患者可能會出現足部刺痛感甚至無法行走。這主要是因為我們每天都要承受全身重量在雙腳上的負擔,因此足部承受的壓力較大,包括血管受到的影響也較為嚴重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