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:佛陀弟子阿難出家前,在道上遇見一少女,從此愛慕難舍。佛祖問他:你有多喜歡那女子?阿難答:愿化身為青石橋,受五百年風吹,五百年日曬,五百年雨淋,只求她從橋上經過。佛陀嘆息道:即便她經過了,你已化身石橋,注定只與風雨廝守。究竟你有多喜歡她,才舍身棄道,甘受情劫之苦?
自古以來,世間百態萬物,皆若浮云過眼,唯獨情之一字,最難釋懷。畢竟人有愛恨嗔癡,即便是修行之人,也難以免俗。
就連遙遠而神圣的布達拉宮里,也曾住過一位情僧倉央嘉措,他受萬民膜拜,是普渡眾生的佛,但他心中也有一段無法忘懷的情緣,卻只留下「世間安得雙全法, 不負如來不負卿」的感嘆!
在民國時期,也有這樣一位情僧,他磊落不羈,有著活佛濟公的灑脫自在,他一生多情,與倉央嘉措一樣情根深種。
-1-
蘇曼殊一生三次出家,第一次出家時年僅12歲。
父親蘇杰生是廣東珠海的一名富商,在日本做生意時娶了個小妾河合仙,但後來蘇杰生與小姨子河合若子珠胎暗結,還生下了蘇曼殊。
河合若子被父母做主嫁給了一個日本軍官, 河合仙則把蘇曼殊當作自己的孩子撫養,兩人以母子相稱。後來父親將5歲的蘇曼殊帶回了廣東老家認祖歸宗,而河合仙卻留在了日本。
由于父親常年外出做生意,母親又不在身邊,5歲的蘇曼殊在妻妾成群的蘇家受盡欺辱,同族人罵他是「東洋雜種」,幾位夫人又整天刁難他。
在蘇曼殊12歲那年,不幸患了瘧疾,沒人愿意給他看病,還把他丟到柴房里自生自滅。在經歷了那場病痛后,他選擇離開蘇家,尋求佛祖的庇佑。他的第一次出家,不是看破紅塵,而是為了生存。
但他守不住清規戒律,一時嘴饞抓了一只鴿子烤熟吃,結果被逐出了寺院,他無處可去,也只能返回蘇家。
-2-
後來父親送他去了上海教會學校,接受新式教育。進入學校中的蘇曼殊,如魚得水般解鎖了自己的各項天賦,他學會了很多學問,還熟練掌握了多種語言,多元文化的交融也讓蘇曼殊開了眼界,思維也有了很大轉變,他的世界再也不是小小的蘇家了。
16歲時,蘇曼殊再度回到日本,入讀了日本橫濱的大同學校。此次回來,他還有一個目的,就是找到自己的母親河合仙。當他見到日思夜想的母親時,淚如雨下,似乎想把這些年的委屈全都倒出來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