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「窩里橫,外面慫」的孩子?
自從有了果果之后,走在哪里關注最多的就是孩子,前天去朋友小麗家里做客,她的女兒萌萌今年4歲了,我去的時候她在家里玩積木,過了十來分鐘,她不小心踢倒了積木就給媽媽發脾氣,小麗非常耐心的安慰了她,到了吃飯的時候,小麗沒有單獨給萌萌炒沒有辣椒的肉,她直接在家里大喊「怪媽媽,老巫婆」。
下午我和小麗帶著萌萌下樓遛彎,萌萌遇到了鄰居的小朋友之后就一直往媽媽懷里躲,聽小麗說鄰居小朋友一直欺負萌萌,這就讓我很好奇了,她在家里脾氣那麼大,在外面卻不敢發脾氣,就是活脫脫的「在家橫的像霸王龍,在外慫的像條蟲」。
我問小麗為什麼萌萌會變成這樣,小麗表示萌萌四個月的時候就被送去了爺爺奶奶家里,直到去年小麗決定辭職在家里照顧孩子,萌萌才被接回家,因為覺得虧欠孩子,小麗夫婦對萌萌很疼愛,幾乎是有求必應,幾乎可以說是溺愛,就把萌萌寵成了現在這樣,對于萌萌的性格問題他們夫妻也頭疼,但是不知道該怎麼辦。
回家之后我在社交軟件上搜了一些相關信息,發現不少家長都吐槽自家孩子有「窩里橫,外面慫」的情況,也有不少網友總結了孩子出現這樣情況的原因,我大概總結了以下幾點。
1.媽媽的一味妥協
北京師范大學的教育學碩士、親子咨詢師楊杰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:媽媽的一味妥協,孩子只會從媽媽身上學到兩樣東西:
第一,發脾氣;
第二,只要堅持發脾氣,媽媽就會妥協。
小麗就是覺得虧欠孩子所以一味的妥協,對孩子有求必應,導致孩子在家里很橫,現在的大多數家里都很寵孩子,尤其是一些老人「隔代親」,非常寵孩子,孩子一哭就妥協,這就是導致孩子「窩里慫」的原因之一。
果果的爺爺奶奶開始的時候也很寵她,甚至到了溺愛的境地,兩位老人自己省吃儉用的,卻在超市給果果買最大的芭比娃娃,後來我跟兩位老人商量了這件事情,告訴他們不能溺愛孩子,他們也很理解,理智了許多,不過對于果果,他們還是非常疼愛的。
家里爺爺奶奶和父母教育觀念不一致的時候,年輕人不要急著批評老人,可以和老人慢慢商量,給他們講道理,讓他們理解。
2.父母的「以身作則」
都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,許多孩子都是學習父母的行為,父母如果是「窩里橫,外面慫」,孩子也會如此。
有一部分人在外受氣之后回家給家里人發脾氣,在外面卻不敢給別人發脾氣,孩子就會學習這種行為,覺得這種行為是正確的。
朋友小林的父親就是這樣,在家里給老婆孩子發脾氣,在領導面前一句話都不敢說,老婆孩子因為依靠他養活也不敢有意見,小時候的小林覺得父親這樣做就是對的,也跟父親學習了「窩里橫,外面慫」,後來到了社會上,她才意識到自己這樣是不對的。
3.父母的過度保護
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傳承,很多父母很疼愛孩子,會替孩子規避一切風險,不讓孩子去危險的地方,不讓孩子玩危險的玩具、吃垃圾食品等,這樣的過度保護會讓孩子覺得外面的世界很危險,如果沒有父母在出現了問題也不敢自己解決。
如果孩子有「窩里橫,外面慫」的性格問題,父母一定要及時糾正孩子,性格對一個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,你們怎麼看待孩子「窩里橫,外面慫」的性格問題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