養育孩子,我們經常提倡父母要情緒穩定——
不要輕易向孩子發脾氣,否則會傷害孩子,破壞親子關系。
這個說法是有道理的。
對孩子成長而言,父母情緒穩定,確實是一份珍貴的禮物。
然而現實中,它卻不是一件容易實現的事。
因為真正面對孩子,父母很難做到沒脾氣。
特別是當孩子不肯合作、故意添亂且屢教不改時,往往會令人非常惱火。
這個時候要求父母保持情緒穩定,確實有點難。
今天這篇文章,我想站在父母的立場,替你「松松綁」:
當孩子行為不當、態度不端,令你感到憤怒時,
你是可以向孩子表達憤怒的,它不是一件壞事。
為什麼父母可以向孩子表達憤怒?
原因有三點:
① 憤怒是一種不可避免的情緒。
對絕大多數人(包括父母)而言,
憤怒就像感冒一樣,是一個周期性復發的麻煩。
有時候,它會因為一件小事突然出現,令人猝不及防;
盡管持續時間可能不長,但在爆發那一刻卻異常強烈。
憤怒時,我們可能會失去理智,忍不住沖孩子大喊大叫、辱罵攻擊。
而當這一切結束后,我們經常會感到內疚,心疼孩子,想做出改變。
可不久后,憤怒還是會襲來,令我們再次陷入情緒失控,攻擊孩子……
也就是說,
我們可能不喜歡憤怒,卻無法忽略它的存在。
我們即便很了解憤怒,也無法阻止它的發生。
② 壓抑憤怒同樣會傷害孩子。
有時為了不傷害孩子,父母會忍耐對孩子的憤怒。
壓抑之下,可能會出現兩個后果:
一是情感阻斷——
當父母對孩子的某個行為感到不滿時,
即便嘴上不說,也依然會從一些肢體語言呈現出來,
比如臉上笑容突然消失,對孩子說話語調變得尖銳……
二是被動攻擊——
當父母強忍著對孩子的憤怒時,可能還會不自覺地出現被動攻擊。
比如孩子提出一個需要,父母假裝聽不到,或找理由不滿足孩子。
類似以上情形,孩子其實也會感到難受并困惑——
他能感受到父母的隔離,但卻不理解父母為何會這樣。
另外,
父母對憤怒的忍耐力是有限的,無論怎麼忍,它遲早還是會爆發出來,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