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佛教大國,泰國擁有的佛寺多達3萬座,每座寺廟都有自己的特點,且都香火鼎盛。
然而,這麼多寺廟里,其中最著名的莫過于金佛寺,這座寺廟是泰國三寶之一,只因這里有一尊金光閃閃的大佛,它是泰國的鎮國之寶,其高度逼近四米,整體重量超過五噸,整個佛像金光閃閃,給人的感覺非常震撼。
其實,這尊大佛的建造歷史相當悠久,這還得從600多年前說起。有趣的是,大佛在建造完成后,曾無故消失了很長一段時間,直到1955年才被世人發現。
600多年前,正是素可泰王朝的繁榮時期,這個王朝最昌盛時其影響力遍及整個東南亞,周圍小國紛紛向其臣服。
值得一提的是,由于以宗教立國,該王朝的歷代君主都十分信仰佛教。
尤其在王朝后期,隨著佛教在東南亞的盛行,王朝的國君更是沉迷佛教到極致,他們在國內建設許多寺廟,又在泰國境內,傾盡半個國力,用金身打造了一座大佛。
大佛的上半身含金量達到80%,下半身含金量雖然沒有上半身那麼純,但也達到40%的含金量。
整個佛像建成后,無論是國家還是臣民都對其敬仰不已,紛紛對其頂禮膜拜。
總之,素可泰王朝國君以這種方式在大力推行佛教的同時,也將泰國打造成一個名副其實的佛教圣地。
可中國有個成語叫「物極必反」,由于泰王太過于沉溺佛事,對朝堂之上的事情逐漸疏于管理,甚至對民生和戰爭方面的事都不做理會,久而久之,國家運行出現嚴重問題,軍民戰斗力極速下降,國家搖搖欲墜。
到了素可泰王朝的后期,接連有三四代君主都將所有心思撲在宗教上,而且上到君主下到臣民,所有人都專心禮佛,農民不事生產,君主不問政事,整個國家陷入到前所未有的危機當中而不自知,這也大大給了鄰國入侵的可乘之機。
14世紀中葉,效果羅斛瞅準機會趁虛而入,直接給素可泰王朝當頭一棒,壓根沒有還手之力的素可泰王朝,僅在朝夕之間便化作廢土。
素可泰王朝湮滅后,泰國境內又更迭數個王朝,但不管怎樣,這些王朝的整體實力,遠不如素可泰王朝強大,所以常常遭遇周邊國家的侵犯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