現在的科技發展非常迅速,讓我們的出行變得更加便捷和高效。
比如說,8月31號,貴南區間車鐵路全線正式開通,我國西南地區新增一條交通大動脈,黔桂兩省區間交通出行更加便捷、西南與華南地區聯系將更加緊密。
而且現在坐區間車直接用身份證進站就可以了,不用再擔心忘記帶票或者丟票的麻煩。
但是,你有沒有發現,有些人還是寧愿排隊取票也不愿意刷身份證呢?這種現象在中老年人群體比較常見。
你可能會看到一些中老年人在車站取紙質票的場景,他們手拿著身份證和手機,卻不知道怎麼操作。
他們的行為讓我們感到心酸和無奈,也反映了他們與時代脫節的囧境,所以他們更愿意手持紙質車票。
那為什麼中老年人不愿意用直接用身份證乘車,而要堅持取紙質票呢?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。
一、根植于紙質版車票
對于中老年人而言,紙質車票是他們乘坐火車的習慣和記憶。紙質車票是乘坐火車不可或缺的物品,同時也是一種令他們感到心安的象征。
盡管現在可以使用身份證刷卡進站,但這些中年人仍然鐘情于親手拿著一張紙質車票的感覺,并將車票視為乘車過程中重要的儀式。
排隊取票之后可以得到一張手拿的車票,每個步驟都構成了乘車過程中愉悅的一部分。
紙質車票還具有實體存在的感覺,它們在手中有一種觸感和重量,讓人感到自己確實持有一張有效的乘車憑證。
這種有形的證明讓他們感到安心,確保自己可以順利進站并乘坐火車,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「安全感」。
二、不習慣使用購票軟件
另一個原因是中老年人不習慣使用購票軟件。現在有很多購票APP可以方便快捷地查詢、購票、改簽、退票等。
比如說中國鐵路12306網站、攜程旅行等,這些APP可以讓我們隨時隨地地預訂區間車票,并且享受優惠和服務。
但是對于中老年人而言,這些APP可能是陌生和復雜的。他們不擅長使用智慧型手機,不會下載、注冊、支付等操作。
他們可能需要依賴子女或者其他年輕人幫忙購票,這樣就增加了他們的不便和困擾。
因為現在一些中老年人不記事,兒女告訴車次、車廂號之后,沒過多久就忘記,又得問兒女,就非常不方便。
所以,中老年人還是愿意自己手持紙質車票,這樣可以直接查清車廂號、座位號等。
三、當作紀念
在數字化時代,紙質車票代表了一段時光的痕跡。保存著這些票根,可以成為日后回憶和分享的對象,讓他們能夠重溫當時的情景和乘車的美好體驗。
對于中老年人而言,乘坐火車可能是一件不常有的事情。他們可能是為了探親、旅游、工作等目的,而選擇了區間車這種快速而舒適的交通方式。
他們可能會在乘車過程中欣賞窗外的風景,與同行的親友聊天,或者與陌生的旅伴交流。這些都是難忘的回憶,而紙質車票就是這些回憶的見證和載體。
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,中老年人堅持取紙質票的原因有多方面,既有習慣上的根植,也有技術上的不習慣,還有情感上的寄托。
這些原因都可以理解,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和喜好。我們可以鼓勵中老年人學習新技術,盡量適應互聯網時代的發展。
但是不管怎麼說,城市的馬路都要留一條盲道,盡管走的人不多,無論怎樣發展,都應該有個人工窗口。盡量不讓大多數人被時代所拋棄。
最后,我想向你提出一個問題:你坐區間車的時候會取紙質票嗎?歡迎你在評論區分享你自己的看法和經驗,感謝你閱讀我的文章!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