風水學里認為,人們死后所葬的地方識直接影響其后人的發展,意思是后人過得好不好,和祖墳有很大的關系,于是就有了「生于蘇杭,葬于北邙。」一說。從東周時期開始,很多帝王百年后都葬于此地,故而,邙山之上古墓眾多,「無臥牛之地」。唐人王建詩云:「北邙山頭少閑土,盡是洛陽人舊墓。舊墓人家舊葬多,堆著黃金無買處。」
邙山又名北邙,橫臥于洛陽北側,位于十三朝古都河南洛陽,包括西工區、老城區、澗西區、瀍河區、洛龍區、孟津縣、偃師市等七個縣市區,為崤山支脈,海拔250米左右。邙山是洛陽北面的天然屏障,也是軍事上的戰略要地。但凡走進,就會發現邙山中,真是墳連墳,墓接墓,陵蓋陵。古墓之多,堪稱中國陵墓史上之最,有「東方金字塔」
那麼北邙山究竟都有那些人葬于此地呢?這事還得從東周說起,東周的都城在洛陽,因此風水極佳的邙山,就成為不二選擇,自第十二代周景王開始,包括敬王、元王、貞定王、哀王、思王、考王、威烈王、安王、烈王、顯王、慎靚王,共十余位紂王都葬于此地。其中一些周王陵墓的具體位置,至今依然沒有最終確定。
據史料記載,劉秀、元宏等十數位君臨天下的帝王,張儀、樊噲、班超、狄仁杰等數千位將相名流,扶余王、泉男生等眾多外邦國王,乃至劉禪、李煜等亡國之君,都長眠于洛陽城北這幾十里的土嶺上。
因為在古人眼中的邙山風水極好。在殘存一段的《洛都賦》中有古人對邙山風水的精煉概括,大意是說,邙山的風水好在靠著崑崙的洪流,據著伊洛的雙川,挾著成皋的巖阻,扶著二崤的崇山。
還有種說法是,邙山為風水寶地,因是秦嶺乃至崤山的余脈,且北有黃河,南有伊洛盆地,山水盡有,可謂風水師眼中的上佳下葬地。
相關數據顯示,邙山陵墓群已經探明的帝陵包括東周時期的王墓8座,東漢帝陵5座,曹魏帝陵1座,西晉帝陵5座,北魏帝陵4座,五代后唐帝陵1座。統計下來,合計6代24帝。加上皇族、大臣的陪葬墓,總數在千座以上。如果再加上普通老百姓的陵墓,總數要達到幾十萬座。
樹大必然招風,邙山成為了歷朝歷代眾多盜墓者光顧的首要目標。小編百度查了下,在唐末五代戰亂之際,洛陽的帝王陵墓普遭盜挖。清朝末年,西方列強在中國搜刮古物,洛陽首當其沖。加上近現代的工業化發展,以及農民們為了耕地不斷蠶食墓地周圍的土地,墓葬群如今卻面臨著消失的危險局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