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長的教育和培養,可以說貫穿了孩子未來的走向,比方說孩子的人格育成和性格培養,家長的影響便起了決定性的因素。因此,對于孩子的教育問題,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表示:想要孩子未來有出息,家長要謹記「兩不管三不慣」法則。
那麼,李玫瑾教授所說兩不管和三不慣是什麼?
第一:自己能承受的挫折不管
孩子還小的時候,家長就舍不得孩子受到傷害,畢竟孩子的身體和心靈都非常脆弱,經不起一點外界的影響,然而這樣的想法卻被有些家長「延續」到孩子青少年時期,那麼,這樣的行為就成了對孩子的溺愛。
因為生怕孩子受傷的關系,家長什麼事都要替孩子承擔,或者收拾殘局,以至于孩子完全沒有承受錯誤的經驗,遇到挫折也是第一時間讓父母幫忙解決,而這樣的孩子,自然很難得到成長。為避免孩子變成一個不折不扣的巨嬰,家長應當在合理范圍管孩子,比方說孩子如果自己能承受挫折,那麼就不應該去管他。
第二:能獨立完成的事情不管
每個孩子都需要成長,然后才能慢慢收集經驗成為一個更好的人,因此,家長就不要搞「包辦育兒」,什麼事情都替孩子完成。
因為這樣的做的話,就等同于孩子能成長的經驗被剝奪走,而家長看似是替孩子好,實則讓他原地踏步,失去了挑戰困難和獲得經驗的機會。
久而久之,孩子便什麼也沒經歷過,更不用提成長了,所以,為了讓孩子有一個更好的成長空間,家長應當知道孩子能獨立完成的事情,讓孩子自己完成,然后成為他更加寶貴的經驗。
由此可見,兩不管確實直指一些控制欲比較強的家長的問題,那麼,李玫瑾教授所說的三不慣是什麼呢?
1、沒有底線和原則不能慣
做人的基本,其實就是原則和底線。一個人必須在任何事情上都有原則和底線,這樣這個人才不會被人隨意地欺負,也不會因為沒有底線和原則的關系,被外界誘惑誤入歧途。
因此,如果孩子的觀念已經讓家長覺得有問題的時候,應當耐心地溝通和教誨,讓孩子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,然后再慢慢引導孩子建立起自己的底線和原則。
2、毫無責任感不能慣
生而為人,責任感非常重要。因為一個人的責任感,不僅能讓在社交上成為一個讓人信服的人,在職場上也會因為這份責任感而深受別人的賞識。
如果孩子沒有責任感,遇到問題就想逃避的話,那麼不僅別人會看輕他,最終他還會變成一個唯唯諾諾不敢迎接挑戰和困難的人。那麼,到時候則很難在人生當中取到相應的成就,為此,孩子如果有怕事不承擔問題的毛病時,家長應當給予引導和幫助。
3、不懂得尊重不能慣
有些孩子因為家長溺愛的關系,經常目無尊長,甚至對長輩沒大沒小。而這樣的孩子,如果家長沒有及時給予糾正的話,很容易變得無法無天,甚至成為大家所討厭的熊孩子。在以后和別人社交的時候,也會因為不懂得尊重別人被排斥,情商也會因為沒有家長教育而變得低下。為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,如果孩子非常不禮貌的時候,家長一定要溝通和教育。
孩子的未來離不開家長的教育,因此,當孩子出生以后,家長就要開始準備怎麼引領孩子面對這個社會和世界,并且通過自己的經驗和知識教育和引導孩子,讓他成為一個更好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