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農村的山上我們經常能發現到許許多多的野生植物,不同的植物有著不同的觀賞價值、園藝價值和經濟價值,有的植物甚至被當成了一種中藥草,它們如今被處理后就能成為中藥材,比如我們常聽說的金線蓮、柴胡、獨腳金、天麻、七葉一枝花等等,都是較為典型的藥草,它們極具價值,若我們能夠遇到這些植物,請保護好。
除此之外還有五味子、三七、枸杞、老虎姜、小根蒜等,它們也有一些用處,其中枸杞就比較常見了,在寧夏就挺多的,甚至有人工栽培,而三七也是名貴的中藥材,如今它分布在我國的各個地區,其中云南和廣西比較多。
那你知道嗎?如今在山里還有1種「喉痛草」。你可別小瞧它,喉痛草也有草中黃金之稱,它的用處還挺多的,若能夠遇到要趕緊挖1棵回家栽培,若你種植好了,那麼植株會變得旺盛、美觀,不僅有經濟價值、藥用價值,還有園藝價值,相信你的朋友來到你家看到這種野草都很好奇,這時候你還可以跟他介紹一下。
接下來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種草中黃金吧,不然很多花友雖然知道它的形態,但不知道它的習性、用途、栽培方式等。
我們先來了解石橄欖被分類在哪里,其實它早已是一種附生植物,所謂的附生植物是什麼?也就是可以在其它植物上面生長的植物,它們通常沒什麼根系,會依靠宿主來生存,一般完全附生的植物就有菌類、蕨類、苔蘚、地衣,還有藻類,這些植物的生長周期也不長,但株型各不相同。
石橄欖還被分在蘭科的植物里面,它也是石仙桃屬的,我們在許多古籍里就能查詢到關于石橄欖的描述。比如《廣東新語》里面就有很詳細記載了石橄欖的藥用價值,接著我們來看看《本草綱目》,這是明代李時珍的巨著,里面也對石橄欖進行了記載,經過處理后的石橄欖具有:滋陰潤肺、清熱解毒的特點。
石橄欖除了能被制成藥材,它也有別的價值,如今的石橄欖常常被栽培在陰濕的園林里,有時也會被栽培在溪邊,它是喜歡高濕度的植物,也同樣喜歡陰涼的環境,而野外的溪邊剛好是處于這樣的環境下,和那時候石橄欖生長。
有的花友在野外看到石橄欖就挖了一棵回家,并且直接把它種植在濕潤的營養土里,沒想到這棵石橄欖越養越旺盛,植株就有了園藝價值了。它的翠綠色葉子和假鱗莖顯得很特別,把它當成花卉盆栽也是可以的。
另外,民間有一道湯格外出名,這道湯品的名稱就叫「石橄欖豬肚湯」,不知道你有沒吃過這種湯呢?其實我也還沒吃過,有機會一定要吃一吃!
以上就是關于石橄欖的簡單介紹了,由于它有這麼多的價值,民間人們就叫它「喉痛草」,有的則是叫它草中黃金,那麼在你們當地都把石橄欖稱為什麼呢?不如和大家交流探討一下!
如果你想養護它,首先你要把石橄欖放置在20-30攝氏度的環境下養護,并且冬季保持養護溫度有5攝氏度,以防石橄欖被凍傷,每隔一星期就要給石橄欖澆水一次,保持土壤潮濕,以上就是石橄欖的養護方法了,希望對您有幫助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