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越來越多的歷史古跡被發現,現今的人們也開始對曾經的文化,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。例如,中國對三星堆遺址的發現和挖掘,就對我們了解中華文明的起源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。1929年,四川廣漢市的農民燕道誠,在田間淘溝時偶然發現了一些玉石器。
很快這個消息被英國的傳教士董篤宜知道了,處于對文物保護的考慮,董篤宜找到當地的駐軍做了宣傳和保護工作。1934年,在董篤宜提供的線索的幫助下,華西大學博物館館長葛維漢和助理林名鈞組成了一只考古隊,對三星堆遺址進行了初步的發掘。但是當時正值戰亂時期,考古工作難以正常地進行,因此在首次小規模的發掘之后,就一直處于停滯狀態。新中國成立之后,國內環境穩定,考古學家們在之前發掘的基礎之上,對三星堆遺址進行了進一步的發掘。
起初考古工作者們并不知道整個遺址的規模有多大,于是將發掘出的各個遺址都分別命名。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遺址被發現,專家們意識到,這里很可能是古代蜀國的一個中心的都邑。到八九十年代,考古人員開始對遺址進行整體大規模的挖掘,前后進行了有20年,其出土的文物更是引起了國際上的關注。不過三星堆明明可深入研究,卻為何突然不往下挖了?專家:你看挖出的啥?1986年7月到9月的兩個月中,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遺址中發現了兩個大型的祭祀坑,隨后對其進行了進一步的挖掘。
在這兩個祭祀坑中出土了大量的金、銅、玉、石、陶、貝、骨等珍貴文物。其中最具有特色和為人們所關注的,就是在其中出土的青銅器。這些青銅器種類多樣,形式各異。有人頭像、人面像、人面具、獸面具、獸面、神壇、神樹、太陽形器。所有的這些,都給人以一種神秘的感覺。其中高1米8的青銅大立人像被譽為是「世界銅像之王」,這尊銅像距今已經有3000多年的歷史,如此高大的銅像,又象征著什麼呢?
有的學者認為這是某古蜀王的形象,甚至還有人認為銅像與「尸」字象形,因解讀為「立尸」。而且從銅像出土時手部的姿勢和形狀來看,原本應該是拿有東西的,但是出土時并沒有任何東西,這無不讓人心生疑惑。不僅如此,在整個遺址的周圍地區還發掘出有完整三星堆古城遺址。所有的這一切,無不表明著,三星堆文化實際上是一個擁有青銅器、城市、文字符號和大型禮儀建筑的絢麗的古代文明。
這些發現顛覆了考古學界以往對古蜀國文化的認識,將古蜀國的文明史向前推了1500年。三星堆遺址證明,這里應是中國夏商時期前后,甚至更早的一個重要的文化中心。以前的史學界都認為,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是黃河地區,再依次傳播到全國各地。此次三星堆遺址的發現,證明了長江流域也是中華文明的起源,并且擁有著不亞于黃河流域的,獨具特色的古文明。至于為何不繼續深入地挖掘,實際上是更好地保護文物。
因為在文物保護技術不發達的以前,很多的文物在出土之后都消失了,這也是人們最不愿意看到的情況。如今,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考古學家的不斷努力,三星堆遺址已經完整地展現在人們的面前。但是其中蘊含的歷史信息,存在的許多疑問,還需要更加深入的解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