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路口等紅燈時,我們會看到一個現象,有一半以上的車輛剎車燈是一直亮著的,也就是駕駛員在一直踩著剎車。都已經停車了,他們為什麼還要持續踩剎車呢?有以下幾點原因。
1.這是一種個人習慣,從新手開車時就已經養成。新手開車總是比較謹慎,到了路口若是紅燈就要開始踩剎車減速,到完全剎住后,腳依然保持現有的剎車狀態和力度,不敢從剎車上移開,以防車輛溜車或出現意外情況。腳一直踩著剎車,更有安全感,無論做何種操作,車輛都不會無故移動。這種習慣從新手到老司機,一直就被保留了下來,當駕駛熟練了之后,也懶得松開剎車了,只是踩剎車的力度會減輕。
2.車輛更穩。很多道路都是有坡度的,且有的坡度還很大,如果掛空擋拉起手剎,也存在溜車的風險,所以腳還是一直踩著剎車作為輔助,這樣真的會更安全。即使手剎拉的力度很小,也能把車剎住。
3.為了起步更快。很多一直踩著剎車的司機,在車輛停止后并不去拉手剎,無論是否有坡,只靠腳踩剎車。當變為綠燈時,掛擋松剎車就可以起步了,減少了拉手剎再松手剎的步驟,這樣他們感覺更簡單方便。特別是在路口多且行駛緩慢的地方,頻繁拉手剎也會使駕駛員加速疲勞。
紅燈一直踩著剎車有一定的好處,能使車輛更牢靠,不過也存在一定的弊端。首先會使駕駛員的右腳更累,因為踩著剎車,一直要給剎車踏板施加壓力,腳一直在用力,得不到休息。另外,剎車系統也會持續受到壓力,給剎車造成了額外的負擔。
怎麼做才更合理呢?
1.利用自動駐車功能
隨著汽車技術的不斷進步,越來越多的車輛配備了自動駐車功能。當車輛處于靜止狀態時,這一功能可以自動鎖定車輪,防止車輛溜車。因此,在等紅燈時,一旦自動駐車啟動,剎車力度是很大的,也就無需擔心溜車問題,從而釋放右腳,把腳找一個舒服的姿勢休息一下,減輕疲勞。
2.掛入空擋并拉起手剎
對于沒有自動駐車功能的車輛,我們可以選擇將擋位掛入空擋,并拉起手剎,也能很好固定車輛。與自動駐車相同,右腳也可以休息,減輕疲勞。
當然,如果你停的是一個比較大的坡道,需注意手剎的力度,以防溜車。
綜上所述,每位駕駛員應該根據自己的駕駛習慣和車輛特點,選擇適合自己的操作方式。同時,也要時刻保持對交通狀況的觀察和判斷,確保行車安全。無論是踩著剎車還是使用其他方法,都要以安全為首要原則。道路平坦,掛空擋拉手剎就可以無需一直踩著剎車。若有坡度,可以拉手剎的同時,腳踩剎車作為輔助,不過腳只需輕輕用力就可以,不需要太大的剎車力度。
嚴禁無授權轉載,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