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底世界之大讓人嘆為觀止。厄瓜多一名鯨豚科學家日前出海做研究,在一處國家公園周遭海域發現了一個「非常新鮮的胎盤」,引發不少網友討論。稀奇的外觀被台灣網友笑說「以為是超大紅白塑膠袋」。
來自厄瓜多(Ecuador)的克里斯蒂娜(Cristina Castro)博士,過去長時間投入鯨豚研究,光是在今年5月到10月間,就搭了148次賞鯨船以及54次研究之旅。近日他在臉書發文分享一系列照片,一行人在今年8月來到馬查利亞國家公園(Machalilla National Park),竟然在海裡發現了一個相當巨大且非常新鮮的鯨豚胎盤,讓他在照片底下驚呼「超超超酷的胎盤」。
這張照片很快被轉發到多個臉書社團,有網友表示「可以想象這東西在海裡多受歡迎」
根據本站先前報導,專家表示若看見胎盤則代表當地有新生的鯨豚寶寶,「這是令人相當開心的好消息」。
再來和大家科普一下鯨豚的救助——
擱淺鯨豚可能攜帶各種病菌,在不清楚是否具有殺傷力的之前不要直接靠近,救助時要優先保證人的安全。市民可首先撥打救助電話或漁業相關部門電話,在專業人員的指引下提供信息,幫助專業人員對其品種和健康狀態做出判斷,決定是否推回大海。
在等待援兵到來的時候,注意維持好現場的秩序,要求群眾不要圍觀,必須盡可能采取如下措施:
1.個體較小鯨豚,想辦法將其盡快抬入就近的海水魚池或育苗池中(如屬鯨豚類最好用擔架并注意不要損傷或折斷其胸鰭);如果不具備條件移動擱淺動物的,千萬不要輕易去移動它,以免給擱淺動物造成更大的傷害;
2.個體較大的且無法移動的鯨豚,盡快地使其體表保持濕潤,可每隔2-3 分鐘用海水澆淋擱淺海豚的身體,包括其胸鰭、背鰭及尾鰭;但不要讓海水或泥沙等物進入其噴氣孔;也不要用布或其他物品蓋住其噴氣孔;
3.烈日下,應設法架起遮陽物如太陽傘等,避免其遭受烈日暴曬;
4.少數人小心地從海豚身體的一側接近它們,并始終遠離尾鰭的位置。觀察它們是否還有呼吸、眼睛和耳孔是否流血、身上是否有明顯的外傷。出血部分,特別是出血較嚴重的,應想辦法止血,可先用手指壓住其出血點;
5.如果其身體呈俯臥狀,試著使其背部朝上,但務必確保不會使其背鰭或胸鰭再度受傷或發生骨折。不要輕易去拉扯其胸鰭、尾鰭或頭部;
6.不要讓無關人員,特別是圍觀的群眾靠近擱淺動物,盡可能保持距離,并盡可能保持安靜,減少噪音,動作和聲音盡量輕柔,減少其焦慮和不安,等待救助人員到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