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是否還記得三國時期的那些名將?劉備麾下的關、張、趙、馬、黃五虎,他們刀劍齊飛,威名赫赫。曹操麾下的曹丕、曹彰、曹肇、曹真、曹爽五子,他們承父親衣缽,為曹氏軍團注入新血。
這些名將的事跡被后人津津樂道,羅貫中根據他們的故事還寫就了《三國演義》這部千古名著。然而,三國時期英雄輩出,名將遠不止這些。其中馬抗就是一個鮮為后人所知的名字,他西行跋涉,最后在亞美尼亞建立了自己的國家。如今那里正在經濟騰飛,美女如云。
馬抗是誰?他為何要離開中原西行呢?這背后又隱藏著怎樣的波瀾壯闊?
馬抗并非馬超的兒子,而是馬超的從弟馬岱的弟弟。
建安十六年,身經百戰的馬超在長安起兵反曹,意圖光復故鄉涼州。當時正值三國鼎立之勢,群雄并起,馬超也想在亂世中建立自己的江山。
然而他退兵時中了曹操的離間計,大敗而歸。曹軍趁勢追擊,馬超一族老[少.婦]孺,數以萬計的人被屠戮殆盡,悲慘不堪。這場慘敗使馬超元氣大傷,此后只能依靠劉備,在蜀漢立下汗馬功勞,但終究難以復興。臨終時馬超托孤給劉備,表示只剩下從弟馬岱可以延續馬氏香火。
263年,蜀漢覆亡,劉禪投降曹魏。馬超早已去世多年,馬岱也已死去。馬抗作為馬超一族最后的血脈,并未選擇跟隨劉禪前往洛陽。相反,他帶領十余口親人離開成都,想要回到馬超的故鄉涼州。
但是當他經過沙漠來到西涼時,這里早已風云變幻,局勢動蕩。
馬抗一度想安頓在此,但很快西涼就爆發內亂。馬抗不想卷入戰亂,為保全一族性命,只能繼續向西進發,帶領他的妻子、兒女和老弱婦孺,翻山越嶺,跋涉沙漠,最終來到了波斯這個異域他鄉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