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長壽花
長壽花最適合用小盆養了,盆越透氣越好,花友這棵3年的老樁長壽,花盆直徑僅15厘米,用的營養土,每年換一次盆(春秋季節任選)。
長壽屬于根系比較淺的植物,它耐旱怕澇,特別是長壽老樁,根系很少,小花盆+透氣的土,養起來就不容易悶根爛根了。
長壽無論老幼,都可以用10-18厘米左右的花盆,深度不要超過15厘米高,否則就容易積濕。不要擔心盆小,長壽耐性很強,一小坨土也能養出旺盛的老樁。
當夏天過去,溫度降到26度以下后,可以給長壽換盆,建議有明顯生長停滯、土壤板結、結塊、爛根或生蟲情況的換,如果春天換過,長壽長勢還可以的就不用換了。
換盆過程,把細弱的根系剪一剪,如果沒有爛根、生蟲的情況,就不用把根清理的太干凈,留一點護根土最好。可以順便剪剪枝條,度夏后的細枝、老葉都可以剪。
然后找個15-18厘米的盆,高度10-15厘米,底部可以墊1-2層陶粒,然后上營養土,可以用椰糠土、泥炭土混合一些珍珠巖、買的殺菌羊糞肥摻一些,潮土上盆。
種好后先放在散光通風的位置緩2-3天,然后增加光照,鑒于入秋溫度起伏,還是可以適當控水,晴天上午,土壤干燥再澆,
進入10-11月后,開始噴磷酸二氫鉀或者花多多2號,1:1000兌水,噴葉子每10-15天一次,澆的話是1:2000兌水,可保證冬季春節前后開花。
2、玉樹
玉樹換盆,也不用換大盆,和原來差不多的大小的花盆即可,下圖是花友家養的20多年的玉樹,枝條很粗很多,換盆后用了普通的20厘米盆。
別看玉樹長的大,它也屬于淺根系,還都是些毛細根,換盆的時候大部分都可以修去的。要想玉樹長的快一點,最好1-2年換一次盆,春秋選一個季節操作即可(溫度18-26度)。
取出玉樹后,要把像蜘蛛網一樣的毛細根鏟掉,只留比較強壯的根系,其實清理到最后也沒剩多少了,遇到有黑色、軟爛的部分還要及時切除,避免以后腐爛成為爛根隱患。
清理好后,最好能泡半小時的多菌靈溶液,高錳酸鉀溶液也可以,這樣做好殺菌工作,后面能盡快服盆,還不容易爛根。注意,泡完后晾1-2天再上盆。
選擇直徑不超過25的花盆即可,花盆越大,越要注意材質,陶瓦盆比較合適,透氣性好。用之前先用水泡一泡,如果是舊盆,最好提前清洗干凈。
因為玉樹的根系很短,剛修了根也沒啥根了,這個盆對于它還是太高了,盆底要多墊一些大陶粒、磚瓦塊兒、石頭,再撒點腐熟羊糞肥作為底肥。
然后再上配好的沙土,澆上水,放在露天散光的位置,秋天溫度剛剛好,1個月后再來看基本就服盆了。如果是室內,建議潮土上盆,上盆后不要澆水,直接放通風位置等待服盆。
3、蘭花
蘭花的根倒是不小,全都是大粗根,但是它也不適合用大盆,特別是養蘭新手們,用小盆更好控制,大盆養風險太大。
我們常見的蘭花盆,多是紫砂、陶瓦的長筒型花盆,這類花盆比較透氣,還適合蘭花的肉質根生長,這類花盆雖好,但不建議用太高的,澆水容易沉底(或不容易澆透),以后想換盆也很難取出。
如果已經用了很久這種大高筒花盆,想要換盆之前先控水,然后用水沿著花盆邊緣沖洗,把里面的顆粒、沙子都掏出,還取不出來就再等半天,沿著外壁拍打一圈,用小鏟子沿著盆壁松土,看能不能順利取出。
取出蘭花后,要把蘭花過長、空癟、顏色黑黃的根整條剪掉,留泛白、粗壯的主根,修根后也要泡20-30分鐘多菌靈溶液,泡完后晾干,多菌靈溶液倒在準備好的植料里,順便也殺個菌。
適合蘭花的植料有很多,比如火山石、陶粒、椰糠塊兒、松鱗、植金石、珍珠巖、煤渣、腐葉土、松針土等等,這些都可以混合搭配。
上盆時,盆底要墊陶粒或瓦片,然后上植料,不要讓根系蜷縮在一起,最好能包裹住植料,讓根系沿著盆壁向下,這樣更有利于蘭根的呼吸和生長,花盆口徑要小,10-18厘米即可,高度可以高一點,但不要太細長。
4、吊蘭
夏天過后,吊蘭長的沒精神,也可以趕緊換盆,不用太大的盆,和原來的差不多就行了,如果繁殖的小吊蘭太多,可以分盆栽種。
給吊蘭換盆也不簡單,它的根很發達,不容易脫盆,可以澆完水后沿著花盆外側一圈拍打,或者從出水孔用棍子捅一下。
吊蘭的根有些像小蘿卜,這樣的根是用來儲水的,如果你平時澆水勤快,可以剪掉這些蘿卜根,如果你平時比較忙,澆水不及時,建議留著。
只要把吊蘭原來的根系打散,剪去一些細根、顏色深的枯萎根,去掉一些蘿卜根(沒必要全都保留),就可以準備上盆啦。
新盆不用太大,叢生的吊蘭,只要直徑大于叢生直徑的就可以了,花盆不要太高,矮胖的花盆最適合,用椰糠土或腐葉土、椰磚土最好,蓬松透氣,潮土上盆就不用再澆水了,可以順便給吊蘭剃頭,為了后續生長統一,最好剃整齊。
上盆后的吊蘭,放到家里明亮、但沒有陽光直曬的位置,加強通風,土壤干燥后澆濕即可,長新芽后再正常澆水,葉子抽出后可以噴磷酸二氫鉀,可以讓葉子花邊明顯,又寬又大。
5、三角梅
三角梅除非是花盆太小,個頭竄的太快,否則就不用換更大的盆了,即使是樹狀三角梅,盆栽的話也不用換盆,簡單添土就行。
大多三角梅是用園土養的,最好1年換1次土,不然園土板結,酸性降低,營養缺乏,三角梅會越養越差。
在準備換土前一天先澆水,第二天土壤微濕的時候,用鏟子沿著花盆邊把土刨出來。
接著就可以把三角梅取出啦,然后把三角梅根坨底部的土鏟去。
準備好新的泥炭土、腐葉土,花盆底部摻一點羊糞肥,然后蓋一層土再把三角梅放上去,繼續添新土,最后壓實即可,如果三角梅站不穩,可以用石頭壓著,澆透水很快就緩過來啦。
其它中小苗三角梅,也可以參考上面的方法進行添土、添肥,這樣操作更簡單,避免了換盆就死的厄運。
6、杜鵑花
杜鵑喜酸,盆栽土壤很容易堿化,最好每年更換一次土壤,盆沒必要換大的,除非是小苗明顯長大,可以換大一號盆,花盆直徑不宜超過20,高度不宜超過18厘米。
秋天是給杜鵑換盆的好時節,溫度下降到26-15度左右就可以操作了,找個和原盆差不多大的,土就用腐葉土、椰糠土、椰磚土、草炭土之類的,可以混合,提前把土打濕。
杜鵑取出來后,底部土坨要打散一點,注意不要弄傷太多根系,根部保留一些殘土比較好。
接著上盆,盆底可以放一層陶粒提高透水性,再用新土把杜鵑栽好,潮土上盆后暫時不用澆水,如果是干土上盆,栽好后要澆透水,放陰涼通風的位置緩2-3天。
大家要注意,杜鵑換盆后容易掉葉子,這是正常的,換盆過程盡量不要傷到主根,沒有特殊情況不要洗根,上盆后保持通風的狀態,很快就能恢復。服盆后1-2個月可以施肥,秋冬季節建議用酸性營養液或奧綠緩釋肥。
7、蟹爪蘭
蟹爪蘭也適合用小盆養,嫁接的蟹爪蘭可以用中大號花盆,因為嫁接后頭部比較大,花盆太小會不平衡。自根的蟹就要用中小號花盆,如果長的太密集,要及時換盆。
自根的蟹爪蘭長太密不是好事,對于新手來說更容易爛根,蟹爪蘭屬于多漿植物,澆水一不留神就爛了,用小盆養,保持一定的間距,養起來就容易多啦。
蟹爪蘭換盆一般在春天4-5月份,或者秋天9-10月份,不宜太早或太晚,這里主要講自根蟹的換盆方法,蟹爪蘭是2-3根枝條一棵,換盆相當于分株,把枝條取出根部打散即可,有爛根現象要及時清除。
然后準備干凈的沙土或營養土,沿著花盆中間靠外的一圈栽種,斜著45度埋好,深度大概1-2厘米,保留一點間距,原來1盆太多的話,可以拆分成兩盆。種好后澆濕,放通風位置等待服盆。
上盆后等蟹爪蘭精神了、土壤干燥了就可以繼續澆水了,蟹爪蘭是短日照植物,每天需要2-4個小時光照,下午光照強烈時要遮陰,服盆1個月后可以施肥,噴磷酸二氫鉀或者撒緩釋肥都可以,花期大概在11-1月份。
雖然是小花盆養的,換盆時保留了一定間距,很快蟹爪蘭還會長的密集(枝條太長的可以掐短),到了明年又可以分盆了,這樣循環下去,蟹爪蘭也能保持活力。
8、君子蘭
君子蘭最好是1-2年換一次土,盆不用越換越大,還用原來18-25厘米直徑的花盆即可,只用把板結的土壤換掉就行,能促進君子蘭的生長。
換盆的時候要小心,不要弄傷根系,如果有干枯、黑腐的根,要修剪干凈,剪過有傷口的話,最好泡半小時多菌靈溶液殺菌。沒有傷口就可以忽略,不用再泡了。
如果原來用的盆剛好能坐下君子蘭,就不用換大盆了,把原來的盆清洗干凈就能用。
君子蘭適合用松針土、椰糠土、松鱗土、沙土、花生殼土等栽種,盆底記得鋪一些大的顆粒,比如陶粒和瓦塊。上盆后沿著盆邊澆透水,就可以放通風好的走廊位置等待服盆。
服盆過程可能有些慢,中途不要多澆水,盆土干燥、手指戳進去也干燥的情況下再澆,一般10-20天左右就能服盆,秋天溫度合適時,可以搬去多曬曬太陽,服盆1個月后施肥,以磷酸二氫鉀水溶肥為主,冬春季節還有可能開花。
代表者: 土屋千冬
郵便番号:114-0001
住所:東京都北区東十条3丁目16番4号
資本金:2,000,000円
設立日:2023年03月07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