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段時間家裡的冷氣遙控器突然不好用了, 我家的冷氣是比較老舊的款式,
所以沒有辦法用手機連接,只能求助專業師傅。
還沒等看清楚師傅是怎麼操作的,空調就已經恢復正常運作了,
跟師傅聊一聊才知道,其實空調不需要遙控器也可以運作。
今天就來跟大家聊一聊,空調遙控器找不到,或是想要讓空調保持在一個恆溫狀態,該怎麼辦!
這可是維修師傅教我的方法, 用牙籤戳一下,就可以讓冷氣快速恢復使用。
不過這種方法比較適合應急來用哦,正常情況下新款空調可以重新配一個遙控器,
或者打開手機app跟空調進行連接,都可以讓空調開啟運轉模式。
下面就來看看, 空調的這個「隱藏」的小開關到底在哪裡吧!
空調的隱藏開關是屬于一個緊急開關,大家想要找到也非常簡單,
將空調掛機的外殼先打開,然後就可以看到一個小孔,這小孔下面會標註ON/OFF 。
空調在沒有啟動的情況下,用牙籤戳一下, 「滴」一聲之後,空調就啟動了;
如果想要關閉空調也是同樣的方法。
這種方式可以讓冷氣 一直維持在25度,這個溫度要比26度還要省電,
如果你還不知道的話,可以打開家裡空調的這個「隱藏開關」試試看!
而影響空調運作還有兩個因素, 一個是是否缺氟,一個是是否定期清潔,下面我們再來詳細講講這兩點。
想要知道空調是否缺乏氟,其實也可以透過空調的「隱藏開關」來判定。
空調外機上面有兩根管子, 通常都是一大一小,看一下這兩根管子是否有結霜的狀況,
如果空調缺氟了,小管子就會結霜,而沒有結霜,就表示空調是在一個正常狀態下運作。
空調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一定會使用到的家用電器,
很多人一直在追問, 如何更省電、如何延長它的使用壽命、如何讓冷氣冷卻效果更好,
其實萬變不離其宗,定時清潔才是王道!
但對于這個小孔,我還是有幾個小問題沒有搞清楚:
Q:那麼這個緊急開關通常在空調的什麼位置?
A:不同品牌的空調的位置是有點差異的,通常我們只要打開空調的外蓋就能看到,
在空調面板蓋的右下方有個小孔或按鈕,這就是空調的緊急開關了,
有些空調上面甚至直接標示了,找起來還是很簡單的。
Q:那這個小孔可以隨便按嗎?
A:當然不是了,這是一個強制開關的按鈕,按一下為強制自動模式,
空調會根據檢測房間裡的溫度來確定是製冷還是製熱;按兩下就成為了強制製冷模式;
按三下就會強制關機,所以說業主不要自己隨便按,太頻繁會影響空調的使用壽命,
另外用牙籤在按動和鬆開時要感覺到跳動才可以。
Q:如果按了應急開關沒有反應,怎麼搞?
A:首先要檢查一下空調的電源電壓是否都是正常的,如果都沒有問題的話,
再檢查一下空調的控制面板有沒有損壞,找到損壞的部分,然後對癥下藥。
我總算是搞清楚了,雖然說在沒有遙控器的情況下可以用應急開關打開空調,
但溫度會限定在26℃左右,沒辦法調溫度,通常只有在維修時才會使用它,
所以平時有遙控器還是盡量不去動它,如果遙控器找不到了的話,現在用手機開也可以喔!
延伸閱讀:2台冷氣整夜開,電費卻才100多,教你4大省電小技巧
夏天耗電多,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習慣:外出買點東西必定關掉空調,或將風量設定到最弱。
然而這些看似省電的做法,其實反而更耗電!
觀念一:外出關掉冷氣較省電?錯!
當要短暫外出時,為了省電,大多數人都會切掉空調,等回家後再重新啟動。這其實是一大錯誤觀念。
冷氣在開始運作時,需要500W-1000W的耗功率,而等室溫與冷氣設定溫度一致時,
又需耗費100W左右。因此,若只是短暫外出10分鐘,最好繼續保持冷氣運作,會比較省電。
若想要更省電的話,建議外出時可以把設定溫度上調1度。
觀念二:溫度調越低越涼?錯!
氣溫並非人體感知冷熱的唯一條件,濕度、氣流、
輻射都會改變體感溫度,因此一味地降低室溫,並不能完全感到舒爽。
人體在吹風時,體感溫度約會下降2度左右。因此,與其拘泥于冷氣溫度,
不如把冷氣風量調強,讓肌膚感受到冷風,有效降低體感溫度。
此外,由于冷空氣下降的原理,所以可以搭配電風扇一起,提升冷氣的循環。
觀念三:微風模式更省電?錯!
自動模式才是最佳首選。
吹冷氣時,調微風模式其實也是耗電的行為。這是因為空調啟動後到室內涼爽時,
此過程是最耗電的,而待室溫與設定溫度相同後,耗電量則會慢慢降低。
因此,若調成微風模式的話,在距離室內涼爽之前,需要耗費大量時間、電力。
而自動模式則會依照房間狀況,選擇最適當的風量及風向,
等房間涼爽之後,會一邊控制耗電量,一邊保持設定溫度。
觀念四:冷氣模式才能保持室內乾燥?錯!
除濕模式才是乾燥大師!
當室內濕度越高時,體感溫度也會更高。雖然冷氣模式也有除濕功能,
但除濕效果還是比乾燥模式來得差,且冷氣模式也會同時讓溫度下降,
耗費多餘的電力。反之,乾燥模式則盡量維持溫度一致,同時發揮優良的除濕功能。
空調省電十大竅門
1.設定冷氣的最佳溫度
使用空調器時,不宜把溫度設得太低。國家推薦家用空調夏季設定的溫度為26至27度,
空調每調高1度,可降低7%至10%的用電負載。從健康的角度來說,盛夏期間,
室內與室外最好溫差為5至6攝氏度,這樣能防止因室內外溫差過大而生病感冒。
2.空調匹數適應房間大小
應根據房間大小選擇空調,使空調的功率與房間相適應。每個房間都不是完全密封,
同時房屋還要吸收外面的熱,當空調完全能夠滿足房間的冷卻時,才不會對空調造成太大的負荷。
如果房間有向陽的窗戶,同時窗戶沒有窗簾或遮陽棚的話,那麼選購的時候可以略微提升一個檔位,
空調完全滿足房間製冷時,才能提高空調效率。
3.選擇適當的出風角度
選擇適當的出風角度會使空氣的溫度降得更快。空氣溫度變低後,
冷氣流容易往下走,冷氣時出風口向上,這樣的冷氣效果好。
而在冬天,熱氣都是往上走,製熱時出風口要向下,這樣也能達到節能的效果。
4.提前換氣少開門窗
在使用空調的時候提前將房間的空氣換好,一套兩居室房間的空氣完全更換一遍,
足夠兩個人消耗一個半小時的。如果開窗,建議開窗戶的縫隙不要超過兩公分。
在使用空調的過程中,需要盡量控制開門開窗。如果用的是變頻空調,
當室內溫度總是跟外界一樣時,那麼變頻空調還會調高頻率,超負荷工作,
增加消耗。如果想停機換空氣,最好開窗開門前20分鐘關空調。
5.配合電扇、遮陽簾使用
如果使用空調時使用電風扇,電扇的吹動力將使室內冷空氣加速循環,
冷氣分佈均勻,可不需降低設定溫度,而達到較佳的冷氣效果,既有舒適感,也能節電。
如果同時採用窗簾等遮陽,減少陽光輻射的室溫影響,也可以節省空調冷氣用電。
6.使用睡眠功能
在睡眠時,人們應該使用空調的睡眠功能,有的空調定義為經濟功能。
睡眠時,人體散發的熱量減少,對溫度變化不敏感。睡眠功能就是設定在人們入睡的某個時間後,
空調器會自動調高室內溫度,因此使用這個功能可以達到20%的節電效果。
7.勿給外界穿「雨衣」
有的人擔心空調外機因雨雪等氣候原因造成損壞和鏽蝕,
就為空調外機披上遮雨的材料。其實,各品牌空調室外機一般都有防水功能,
給空調「穿雨衣」反而會影響散熱,增加電耗。
8.安裝外機避開陽光
空調器不宜安裝在陽光直接照射的地方,夏日陽光灼熱,容易把外機曬熱,
進而影響空調器本身散熱效果。如果條件不允許,室外機只能裝在向陽的一面,居民可以在外機頂部裝上遮陽篷。
9.定期清掃濾清器
空調器面板上的過濾網應隔一段時間檢查一次,約半月清掃一次。
若積塵太多,應把它放在不超過45度的溫水中清洗乾淨。清洗後,吹乾安上,
使空調的送風通暢,降低能耗的同時,對人的健康也有利。
10.長時間外出提前十分鐘關空調
如果不是短暫外出,出門前應該提前關空調,最好是離家前十分鐘即關冷氣,
在這十分鐘之內,室溫還足以使人感覺到涼爽。養成出門提前關空調的習慣,可以節省電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