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用油的種類多樣,品牌也有許多,像有的食用油顏色就比較深,有的則相對淺一些,就算是不同品牌種類的油,顏色也會有所不同。對此,我們應該如何去選擇,下面我就來給大家分享分享,這其中蘊藏的小知識吧。
【食用油顏色深淺的原因】
第一、原料不同
像菜籽油、芝麻油,顏色就會比較深一點,而玉米油、葵花籽油、大豆油,其顏色就會稍微淺一些。
顏色淺一些的油,生活中我們可以用來拌餡做涼拌菜,能使得做出來的菜肴色澤亮麗,還不會掩蓋住食材本身的鮮香味。
除此之外,花生油、大豆油味道清香,我們可以用來炒蔬菜、肉類等等,味道會特別香。
反之,顏色深的食用油,其香味濃鬱,適合用來爆炒、油炸食物,做出來的食物顏色金黃。
第二、原料相同,加工工藝不同
一般食用油加工工藝主要分為兩種,壓榨法和浸出法。壓榨為物理方法,其實是在壓力作用下,將油從原料中提取出來。
此方法做出的食用油,純正無污染,營養物質能夠最大程度地被保留下來,但其出油率低,雜質多,榨出來的食用油顏色會深一些。
而浸出法,則是將原材料碾碎以後,放在有機溶劑中進行溶解,經過一系列的程式,實現油脂分離,從而精煉出符合國家標準的食用油。
用浸出法提取的油雜質少,顏色就比較淺一些,但其畢竟是化學工藝法,因此我們要優先選擇壓榨工藝的食用油。
第三、精煉的程度不同
目前市面上的食用油,根據精煉的高低,主要分為一級、二級、三級、四級,顏色淺的食用油,精煉的程度高,一般為一級和二級。
一二級的食用油經過脫膠、脫酸、脫色、脫臭等多個工藝,其精煉程度是最高的,所以顏色澄清透明,味道較香,煙點也比較高,用來炒菜油炸時,所產生的油煙較少。
而三四級食用油的工序比一二級的要少一些,精煉程度低,在保留了一些對人體有用的營養以外,還保留了很多雜質,因此顏色看起來就比較深。
這些雜質就導致了食用油的煙點很低,從而在高溫下會產生很大的油煙,以及一些有害物質。
兩種級別的營養其實都差不多,因為在食用油中,脂肪的含量就占到了99%以上,其它營養則微乎其微。
以上就是導致食用油顏色有深有淺的幾個原因了,我們在購買時,可以不用必須購買顏色深,或者是顏色淺的食用油,兩種食用油的用途有所不同,我們根據個人所需進行購買即可。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,感謝大家的閱讀哦。